2000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千年: | 第2千年 |
世纪: | 19世纪 | 20世纪 | 21世纪 |
年代: | 1970年代 | 1980年代 | 1990年代 | 2000年代 | 2010年代 | 2020年代 | 2030年代 |
年份: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纪年: | 庚辰年(龙年);民國八十九年;日本平成十二年;朝鲜主体八十九年 |
2000年 |
社會 |
国家领导人 |
科技 |
天文 - 科技 |
文化娛樂 |
电影 - 文学 - 音乐 - 遊戲- 電視節目 |
體育 |
体育 - 足球 - 棒球 |
區域 |
台灣 - 日本 - 中国大陆 - 香港 - 澳门 |
分類 |
分類 - 出生人物 - 逝世人物(列表) - 維基新聞 |
公历 | 2000年8月2日 MM |
儒略曆 | 2045年7月17日 |
羅馬曆 | 2753 |
亞美尼亞曆 | 1449 ԹՎ ՌՆԽԹ |
巴哈伊曆 | 156 – 157 |
佛曆 | 2544 |
農曆 | 4636/4696-11-25 (己卯年十一月廿五日) — 至 —
4637/4697-12-6(庚辰年十二月初六日) |
科普特曆 | 1716 – 1717 |
埃塞俄比亞曆 | 1992 – 1993 |
希伯來曆 | 5760 – 5761 |
印度曆 | |
- Vikram Samvat | 2055 – 2056 |
- Shaka Samvat | 1922 – 1923 |
- Kali Yuga | 5101 – 5102 |
全新世纪年 | 12000 |
伊朗曆 | 1378 – 1379 |
伊斯兰历 | 1420 – 1421 |
日本纪年 | |
- 年號 | 平成 12 (平成12年) |
- 皇纪 | 皇纪 2660 (皇紀2660年) |
檀君纪元 | 4333 |
泰國曆 | 2543 |
中華民國紀年 | 89 |
目录 |
[编辑] 大事记
全球人口數量到達60億。
[编辑] 1月
2000年1月 | |||||||||||||||||||||||||||||||||||||||||||||||||
|
[编辑] 2月
2000年2月 | |||||||||||||||||||||||||||||||||||||||||||||||||
|
[编辑] 3月
2000年3月 | |||||||||||||||||||||||||||||||||||||||||||||||||
|
- 3月8日——日本東京都發生營團地下鐵日比谷線事故。
- 3月18日——2000年台灣總統大選,由民進黨籍候選人陳水扁以39.3%的得票率當選,形成台灣史上首次政黨輪替。
- 3月21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首次以天主教教宗身分出訪以色列。
[编辑] 4月
2000年4月 | |||||||||||||||||||||||||||||||||||||||||||||||||
|
[编辑] 5月
2000年5月 | |||||||||||||||||||||||||||||||||||||||||||||||||
|
[编辑] 6月
2000年6月 | |||||||||||||||||||||||||||||||||||||||||||||||||
|
[编辑] 7月
2000年7月 | |||||||||||||||||||||||||||||||||||||||||||||||||
|
- 7月1日——中華民國國軍義務役役期由2年減為1年10個月。
- 7月25日——法國航空4590號班機在自巴黎起飛後不久墬毀,导致机上109人和地面上4人死亡。
[编辑] 8月
2000年8月 | |||||||||||||||||||||||||||||||||||||||||||||||||
|
- 8月21日——俄罗斯正式宣布库尔斯克号全体官兵遇难。
- 8月22日——颱風碧利斯登陸台灣,是近40年來登陸台灣最強烈的颱風。
- 8月31日——台灣台北捷運綠線的西門-中正紀念堂和台北捷運藍線的龍山寺-新埔路段已於本日完工通車。
[编辑] 9月
2000年9月 | |||||||||||||||||||||||||||||||||||||||||||||||||
|
- 聯合國首腦會議上由189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千年宣言》
- 9月5日——吐瓦魯正式加入聯合國。
- 9月10日——香港舉行第二屆立法會選舉。 當天的地區選舉投票率達43.57%,而功能界別選舉的投票率則達56.50%。
- 9月15日——第27屆夏季奧運會在澳洲悉尼開幕。
[编辑] 10月
2000年10月 | |||||||||||||||||||||||||||||||||||||||||||||||||
|
- 美國總統柯林頓簽署《H.R.4444號法案》,確立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正常貿易關係。
- 10月1日——第27屆夏季奧運會閉幕。
- 10月31日——新加坡航空006號班機在台灣中正國際機場墜毀,83人罹難。
[编辑] 11月
2000年11月 | |||||||||||||||||||||||||||||||||||||||||||||||||
|
- 11月7日——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小布希贏得較多選舉人票,但因佛羅里達州的票數太過接近而發生爭議。
- 11月8日——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首批案件一审十四人判死刑。
- 11月16日——美國總統柯林頓訪問越南,成為首位訪問越南的現任美國總統。
- 11月17日——祕魯總統藤森謙也宣布辭職下台,流亡日本。
- 11月19日——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發生嚴重意外,一輛賽車在練習期間衝出跑道並撞倒途人,造成1死3傷。
[编辑] 12月
2000年12月 | |||||||||||||||||||||||||||||||||||||||||||||||||
|
- 12月11日——美國最高法院判決停止美國總統選舉佛羅里達州的重新計票工作,確定由小布希獲得該州的選舉人票。
- 12月12日──東京都營地下鐵大江戶線全線通車(汐留站除外)
- 12月30日——台灣台北捷運藍線的市政府-昆陽路段已於本日完工通車。
[编辑] 出生
[编辑] 逝世
- 1月8日——黃仁宇,中國歷史學者(1918年出生)
- 1月23日——成田金,日本知名人瑞(1892年出生)
- 2月3日——二階堂進,日本政治家(1909年出生)
- 3月12日——龚品梅,中国天主教枢机(1901年出生)
- 3月15日——陈从周,中國古建筑、园林学家(1918年出生)
- 5月14日——小淵惠三,日本第84任首相(1937年出生)
- 5月21日——赵朴初,中国佛教领袖、社会活动家
- 6月3日——安子介,香港知名人士。
- 6月16日——香淳皇后,日本皇后(1903年出生)
- 6月19日——竹下登,日本第74任首相(1924年出生)
- 6月23日——耿飈,中國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
- 7月3日──關山月,中國嶺南畫派藝術大師
- 7月17日——赵丽蓉,中國小品、评剧演员(1928年出生)
- 8月11日——梁錦光,香港政治人物。
- 9月14日——成克傑,中國政治人物(1933年出生)
- 9月22日——坂井三郎,日本二戰飛行員(1916年出生)
- 9月28日——皮埃爾·特魯多,加拿大第15任總理(1919年出生)
- 10月4日——俞國華,台灣政治人物(1914年出生)
- 11月5日——胡绳,中國历史学家。(1918年出生)
- 11月29日——李汶靜,香港新聞女主播
- 12月15日——江鵬堅,台灣政治人物(1940年出生)
- 出生月日不詳——庾文翰,在中國內地失蹤的香港自閉症人士(1985年出生)
[编辑] 诺贝尔奖
- 物理:若雷斯·阿尔费罗夫(俄国), 赫伯特·克勒默(德国), 傑克·基尔比(美国)
- 化学:艾伦·黑格(美國), 艾伦·麦克德尔米德(美國及紐西蘭),白川英樹(日本)
- 生理和医学:阿尔维德·卡尔森(瑞典), 保羅·格林加德(美國), Eric R. Kandel(美國)
- 文学:高行健(法國)
- 和平:金大中(南韓)
- 经济:詹姆斯·赫克曼(美國), 丹尼尔·麦克法登(美國)
[编辑] 奥斯卡金像奖
(第73届,2001年颁发)
-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角斗士》(Gladiator)
-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毒品网络》)
-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罗素·克洛(Russell Crowe,《角斗士》)
-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茱莉娅·罗伯茨(Julia Roberts,《永不妥协》)
- 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本尼西奥·德尔·托罗(Benicio Del Toro,《毒品网络》)
- 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玛西亚·盖·哈登(Marcia Gay Harden,《波拉克》)
(其他奖项参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名单)
[编辑] 世界足球先生
排名 | 球员 | 得分 | 所在球队 |
---|---|---|---|
1 | ![]() |
370 | ![]() |
2 | ![]() |
329 | ![]() |
3 | ![]() |
263 | ![]() |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