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3223262264@qq.com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地方网群: 德令哈 | 格尔木 | 乌兰 | 都兰 | 天峻 | 大柴旦 | 茫崖
产业发展有新意 乡村振兴焕活力 ——德令哈市乡村振兴一线见闻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咸文静
发布时间:2024-09-20 09:17:28
编辑:霍世菊

  “路衍经济”为怀头他拉镇乡村振兴提供新引擎。本报记者 咸文静 摄

  柯鲁柯镇乌兰干沟村大力发展生态养鸡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德令哈市委宣传部供图

  海西新闻网讯(青海日报记者 咸文静)“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在这一重大论断烛照下,短短几年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在巴音河畔书写了新的开局、新的精彩、新的篇章。

  烟火气里寻突破

  2024年4月,山东曹县,一群千里之外的求学者前来“取经”。参观种植大棚、听取发展经验、了解种植模式……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学,每个人都想知道,蔬菜种植何以成为当地的“致富密码”。

  一个月后,德令哈市河西街道巴音河西村,学习成果落地生根。种菜专家来了、种植大户来了、致富带头也人来了,一栋栋蔬菜大棚里种下了生机与希望。

  从“走出去”到“引进来”。说起这次尝试,德令哈市河西街道办副主任田泽先“抛出”这样一组数据:德令哈市日均销售蔬菜8吨,95%来自外地,本地蔬菜只占5%。冬季,这一比重下降至3%。

  “德令哈当地蔬菜需求量较大,但种植量小,种植蔬菜很有市场!但设施蔬菜种植离不开专业技术支撑。”出于这样的考虑,河西街道办组织领导、干部前往山东曹县考察取经,就如何提升蔬菜产量和品质进行组团学习并引进人才。

  50岁的侯军义是个地地道道的“田秀才”,20多岁开始种菜,大棚里的那些事儿,他心里一门清。

  “过去几十年一直在老家发展,积累了一些种植经验。这次跟几个老乡一起到德令哈,一是看准了当地的市场空间,二来也想看看山东的技术在青海行不行得通。”几个月摸索下来,对当地气候条件渐渐有所了解,除了蔬菜,他们还计划种植油桃等瓜果。

  跟侯军义哥几个一样,回乡创业的石寿柱跟蘑菇打了半辈子交道,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蘑菇专家。虽说这几十年一直在种蘑菇,可老石始终在关注市场变化。“最近在试种牛肝菌,要是成功了,我打算多承包几个大棚!”

  “菜篮子”成致富“钱袋子”。如果这样的画面还不够有烟火气,我们不妨把镜头拉向几公里外的一条街道。

  “6月我们举办了第一期‘百味大集,尽在河西’集贸活动。在唐古拉路南段道路搭建的临时集贸市场里,消费者可以买到各种农畜产品、农副产品、日用百货、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说起办“共富大集”的初衷,田泽打开了话匣子:“既让城市充满烟火气,又拓宽了当地农畜产品的流通渠道,带动了经济发展。”

  虽然一开始,河西街道的设想是希望借“共富大集”把流动商贩聚集在一起推销河西的蔬菜、打造河西品牌,但市集的火爆程度很快超出预期。报名人数成倍增加,人流量不断攀升,营业额屡创新高,首次活动就摆出了238个摊位,总销售额超过16万元。

  活动效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打开“河西街道共富大集摊主群”,询问开集时间的声音此起彼伏。

  “我们计划每个月双周周六举办市集活动,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田泽说。

  歇脚处觅商机

  在高速公路旁的服务区,你能干点啥?

  吃一碗酿皮,买一些牛肉干,带一桶酸奶,如果你有兴致,还能接着逛逛!德令哈市怀头他拉服务区不仅是司乘人员短暂休息的驿站,更是一个热闹的市场。

  建立以“服务区+”为主体的路衍产业架构,这个新点子得从怀头他拉镇的实际情况说起。

  作为德令哈市的西大门,怀头他拉镇有1033户3155人,5个村子中3个农业村2个牧业村。对于这样一个乡镇来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怎样求新求变,抓住机遇?怎样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从种植业来看,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全镇种植枸杞3万亩(2000公顷),农作物2万亩(1333公顷),突破空间不大。换个角度来看,这个季节每天从服务区路过的大小车辆能达到8000辆,假设其中2000辆能够停下来,就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基于这样的实际,2022年,镇上提出‘一核’(生态环境保护)‘三园’(养殖、种植、国道经济)的发展思路,但特点还是在国道上。”怀头他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青格力介绍说。

  一方面增加村民收入、一方面完善服务区基础设施,借助丝绸之路大环线旅游的人气,邻近该服务区的西滩村发挥区域优势成了镇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通过整合多方资金,我们在服务区设置了100个蒙古包样式的售货摊位,群众可以在这里出售本地的奇石、特产、工艺品等。3月开始招租,摆摊时间是6月至11月左右,一年租金2500元。”西滩村党支部书记李永红说,到这里摆摊的商户除了西滩村村民,还有不少人来自周边乡镇、其他县城。五六个月下来,平均收入能有四五万元。“除了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租金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本村发展,让村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村集体经济带来的实惠。就像村上安排的5个公益性岗位,这5名保洁员每人每月工资1500元。”

  一业带动、多业支撑、联动发展。

  “目前,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在人员、管理等方面还需要继续提升。下一步计划向周边市县学习,不断优化服务区商铺种类及服务质量,努力满足过往司机‘吃口热饭、喝口热水、洗个热水澡’的需求。”青格力说。

  互联网上找出路

  在接触直播之前,蓄集乡乌察汗村党支部书记额日登木托从未想过有一天家乡的牛羊能通过一部小小的手机卖到大江南北。

  蓄集乡是德令哈市唯一的纯少数民族牧业乡。全乡704户1834人中95%是蒙古族。作为乡上的纯牧业村之一,乌察汗村全村130户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牛羊。就拿额日登木托家来说,家里有六七百只羊。

  最近几年,眼看直播带货越来越火,额日登木托心里也在琢磨:村里合作社羊能不能也靠直播卖出去?

  说干就干。

  去年底,四处求教的额日登木托在亲戚的介绍下前往成都的几个带货平台“取经”,并在对方的指导下,开始第一次尝试。

  “没想到,一小时就卖出30只羊。”这次“试水”让额日登木托看到了直播带货的潜力,回村后他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村民。

  “以前我们的羊都是甘肃、内蒙古等地的老板上门收购,现在通过直播的方式可以直接卖给消费者。没有了中间商,自己还能多挣。”

  “咱们的羊肉品质好,没有人说不好吃!”

  “等发展起来了,除了羊肉,还可以卖其他土特产!”

  小小会议室里,一场关系全村发展的分享会引起村民大讨论。

  “价格能高多少?”——每斤比市场价高2元。

  “运输问题怎么解决?”——经过多次沟通,与邮政冷链物流成功对接。

  “咱们能不能自己加工?”——申报了加工车间,等建成就能实现精细化加工。

  当短板、困难一一摆在桌面上时,大家的意见非常一致:干。

  “我们的羊是纯草膘,品质特别好,直播时供不应求。有人建议我们进行圈养,缩短生长周期,提高出栏率。对于这个事情我们村的意见也非常一致:坚持传统养殖方式,只卖纯草膘羊。”额日登木托算了笔账,在与成都终端市场签订合作协议后,卖出700多只柴达木盐羊,销售总额70多万元。

  很快,乌察汗村直播卖羊的消息不胫而走,周边其他几个情况相似的村子纷纷抛出橄榄枝。

  “其实我们一直都在考虑,我们的草膘羊品质这么好,咋样才能卖个好价钱?相比我们这些老书记,乌察汗村的班子成员年轻,思路多、想法活,用直播带货的方式提高牧民收入是个好主意。我们村也是牧业村,可以一起发展。”贡艾里沟村党支部书记海星的看法与蓄集乡副乡长戴永龙不谋而合。

  “目前,全乡牛羊总存栏13多万头(只)。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乡党委政府牵线搭桥,由乌察汗村党支部牵头,整合6个村的资源,握指成拳,不仅能提高柴达木盐羊在成都市场的占有率与知晓率,提升品牌知名度,还可以带动更多牧民一起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戴永龙说。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青海新闻网
西宁网
海东政务网
海南新闻网
海北新闻网
玉树新闻网
果洛新闻网
黄南新闻网
 
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新闻网技术支持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800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77-8330082
青ICP备20000378号-1